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您当前位置:365娱乐网 >> 其他 >> 清风时评 >> 浏览文章

“第一书记”驻村岂能“打酱油”

发布时间:2017年06月01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 作者:卢宇

日前,定边县纪委在精准脱贫明察暗访问题通报中,两驻村第一书记因脱岗被诫勉谈话,引发群众热议。

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“第一书记”是全国上下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一盘大棋和好棋。其目的:一方面让一大批干部走出机关,走进田间地头,帮助所驻村理思路、引资金、上项目、调结构,增进与农民的感情,带领贫困村走上致富发展道路; 另一方面“第一书记”通过在基层挂职锻炼,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、判断形势能力、应对复杂局面能力、服务大局能力及依法办事的能力,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,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使中国共产党坚固不催。“第一书记”可谓使命重大,用意深远。

然而,我们看到的是个别驻村干部蜻蜓点水式的工作作风,漂浮不实,更有驻村第一书记将扶贫当做“走过场”,将驻村视为“打酱油”,来去匆匆,显然没有把自己当成党员干部,更没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又何从谈起?

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,条件那么艰苦,但他毫无怨言,和村民打成一片,一块苦、一块过、一块干,赢得了村民的尊敬和爱戴。现在的条件与那个年代有着天壤之别,某些驻村干部却将驻村工作视为苦差事,群众情、公仆心哪里去了?能被派到基层,其实是组织对干部的重视和培养,说白了有很多同志想去也未必能轮得上,去得了。所以,作为驻村干部,尤其是“第一书记”,要珍惜这样的机会,拿出十足干劲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,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,才无愧于人民的信任,组织的培养。

解决农村贫穷落后问题,不只是需要我们驻村干部挂个名、串个门而已,而要沉在基层,将功夫下在平时。农村工作千变万化,很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,只有俯下身子,深入群众,和百姓聊家常,主动听取民意,把复杂的事情做到简单,简单的事情做到日常,才能为农村发展出力,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。

带着眼睛看实情,带着双手做实事,带着耳朵听实话,带着真心求实效。驻村干部要有过硬的工作作风,对群众常来常往,常思常想,常帮常做,人民群众才会从内心深处信赖帮扶干部,干群关系才会变得更加深厚。